(1)膠凝材料的影響
混凝土中是依靠漿體的流動性來推動骨料產生流動性,膠凝材料的種類、質量都會對混凝土漿體的稠度、泌水性和流動性及經時損失產生影響。特別是水泥與外加劑的適應性,礦物摻合料的流動度比(需水量比)變化都可能引起混凝土流動性產生較大的變化。因此,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,應選用與外加劑相容性好的水泥,選用流動度比大(需水量比小)的礦物摻合料。
(2) 骨料的影響
在泵送混凝土中混凝土的骨料占60%~70%,骨料的顆粒級配、粒形、粒徑、吸水性等對混凝土的可泵性影響很大。粗細骨料組成的混合體系中的級配不合理,如粗骨料中5~10mm的偏細顆粒較多,遇到細骨料的細度模數偏大或者粒徑大于2.36mm的顆粒過多,兩者相互干擾影響,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,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很容易出現粗澀、松散,流動性差、摩擦阻力大、可泵性差。反之而言,如果粗骨料中5~10mm的偏細顆粒較多,細骨料細度模數較小,造成粗細骨料混合體系中的2.36~10mm的顆粒偏少,混凝土的黏聚性變差,流動性差,坍落度稍大容易產生流漿、離析現象。
咨詢熱線
400-6362-101